Heavy 24 Mountain bike



   每次國外出差或旅遊都會帶著跑鞋在外面跑跑, 一直以為最有機會的是參與國外路跑賽事, 因緣際會下參與了海外第一場運動賽事, 但卻是自行車賽而且是登山車的off road. 感謝公司瀚笙科技 支持,受邀參與國外供應商 3D-Micromac Laser Micromachining  一起組隊, 德國公司都很支持員工從事戶外休閒運動, 公司外面竟然有沙灘排球場!

  賽事是由MTB Chemnitz,Germany 主辦, 活動名稱為 Heavy 24 , 也就是一場24小時的繞圈賽事. 今年於6/10~11六日舉行, 從中午12點開始至隔天中午12點, 可以一人參賽或2,4,8人組隊, 分男生,女生及男女混合組. 賽道就位於一處森林中, 一圈約9公里, 沿路有不同種地形路段, 風景也很優!因為賽道的限制, 總參賽人數大概限制在1300人左右.


賽道就位於一片森林中

 國外自行車參賽最麻煩就是自行車運輸, 還好有學長建議使用Bike Porter 裝箱, 需要拆前後輪,把手及踏版, 中間塞些氣泡袋及紙板就行了, 上飛機沒問題, 比較麻煩的是搭火車, 德國一般火車都有自行車車廂, 腳踏車可以直上, 無需另外收費, ICE 就麻煩了, 只能放兩節車廂中間.



 賽前有機會跟德國友人逛了2家特別的店, 都是跟賽事有關, 各位可以猜猜?
沒錯, 當然是自行車店先, 在台灣大概還沒看過這麼大的專賣店 Stadler ,可以想像一家迪卡儂但只賣自行車相關用品, 各式自行車, 安全帽, 人身衣物, 補給品, 維修零配件, 應有盡有!想像這裡騎車的風氣真是盛.


  另外一間當然就是酒精飲料專賣店了, 德國人都喜歡喝啤酒, 也很能喝, 這活動雖是競賽, 但是也是一次大Party, 除了選手, 家人及朋友也都來熱鬧參與, 所以拿個2,3箱啤酒也是理所當然!



  經過了2次練習包含一次夜騎, 賽前一天下班後我們就前來佈置自己的休息區, 因為賽時很長, 3D-Micromac 總共報了3隊, 2隊4人組,一隊8人組, 所以我們搭了4*6一頂及3*3 二頂帳篷. 其他參賽團體也都是以公司團體報名, 每一公司都有好幾隊, 因此這賽事也可另外租一塊區域當作自己的休息區, 有自己的專用流動廁所, 各式各樣的帳篷, 露營車, 戶外BBQ, 烤爐, 躺椅, 休閒桌等琳瑯滿目, 就如同我們於露營區說看到得一樣 , 甚至看到一塊區域直接上了台 40' 側開的貨櫃當休息區. 一年一度的大活動, 所以大家的準備都盡量齊全, 讓自己舒服, 低溫, 雨天備案幾乎都有考慮進去, 自行車的維護保養備品及修車工具也超乎想像的完整. 訓練台用來暖身, 甚至有人帶備份車以防萬一, 他們慎重看待此活動可見!   主辦單位的營區更是完善, 舞台, 啓終點, 廠商區, 急救站, 按摩, 24小時的補給站, 熱水淋浴間, 高壓水柱洗車區, 設想都很周到, 小朋友的遊樂區也有規劃, 更重要一點是隨處可見消防樁, 公共安全都考慮進去.
賽事前一天, 我們就在休息區裡露營開趴了.


 終於到了賽事, 賽前說明會後於中午12點鳴笛起跑, 每台車子都得在龍頭前綁上號碼牌, Single Rider 就是自己的號碼, 接力隊就後面接-1~-8, 看是參加幾人的隊, 每一隊都有一個手環式RFID tag, 中途會經過2個檢查點, 最終就以24小時內繞的圈數多寡來算成績, 圈數一樣就以時間分,  大部分人都是27.5" 或 29" 的輪圈, 我騎26“ 車, 這裡看起來像童車,  賽道很窄, 所以就分批出發, 由8人team 先走, 一人參賽騎士就是最後出發, 很多車衣也都是在台灣熟悉的公司, Oerlikon, Pfeiffer, Siemens, MeyerBurger ...


  賽事是24h, 為了求速度及提高參與度, 通常是一人騎一圈, 一人參賽就ㄧ直騎24h, 隨時都可以進大會補給站(就在車手交接區旁 ), 也可進私補區休息, 除了看到很多大輪徑的車以外 , 竟然也有人騎雪地車, 協力車, 真是了不起!
  一圈9K, 我的能力約28', 8人team, 中間大概可以休息2.5h, 有一交接處, 需下車交接手環式的RFID tag, 拼獎牌的隊伍會放在水壺內, 直接交接水壺, 接棒後再牽車跑至起跑處上車, 整個交接區約50公尺, 區域很大, 讓所有隊伍的下一棒都可在那standy, 若沒有要交棒或是一人完賽者就直接重旁邊賽道繼續騎乘.
  很多高手下坡都不煞車, 沿路一直被借過刷車, 又因為沒穿卡鞋, 騎越過樹根或石頭, 幾乎整個人飛起來.
  這裡大概晚上9點天黑至4點天亮, 8人隊伍約會有2輪騎在夜黑的森林, 大部分人都會準備超亮頭燈, 車頭掛一個, 外接電池就用膠帶捆在上管, 安全帽上再架一個, 電池就放在車衣後口袋, 這樣能見度應該超過10公尺, 難怪他們夜間騎乘也不需減速, 我只帶一般USB充電的頭燈, 大概只能看到一個輪徑範圍, 只能減速保安全.
  生理時鐘無法避免, 接力隊伍通常會用夜間時間跳順序, 也許一人騎2圈, 或用逆順序輪, 讓每一位隊員都能找到一些時間小憩一下, 我們是1~4先騎2輪, 再換5~8棒.
  最最佩服的是那些騎協力車及雪地車的騎士, 協力車幾乎都是男女ㄧ組, 應該都是夫妻或男女朋友, 能有這樣的伴ㄧ起享受-真好!雪地車那麼寬的輪胎, 阻力超大, 體力過人, 重點是這2種車型的人, 都是自己騎24h, 體力及技巧都得過人.


  賽事於隔天中午 12點鳴笛結束, 幾乎所有隊友都擠到交接區, 也就是終點拱門前去等待並迎接他們的最後一棒隊友, 主辦單位灑水迎接, 有些隊也準備香檳, 啤酒互灑共飲, 大家一起慶祝完成這24h的挑戰賽, 單人騎乘24h的應該最為激動, 看到他們家人及朋友互相擁抱, 完成自我挑戰的體驗應該會深刻, 問了其中一位單人24h挑戰者, 已經連續挑戰6年了!
  雖然賽前一天有下雨並讓我們看到滿滿的彩虹, 但很慶幸2天的賽事老天給了ㄧ個好天氣, 讓我們順利完賽, 聽說前年是下雨, 賽道泥擰, 幾乎沒辦法騎完全程, 有些路段得扛車跑, 然後每一圈都要進沖水區用高壓水柱清泥巴.


  賽後當然就是成績結算及頒獎, 有RFID成績其實是隨時update的, 可以上網查詢, 一方面是讓接力隊伍掌握時間何時要去交接區準備, 另一方面也讓有奪牌實力的隊伍知己知彼.
  每一組別只取前3名 , 可惜3D-Micormac有一隊奪牌實力只拿到4人男女混合組的第4名, 大概查了ㄧ下男生組的第一名成積: 1人組:55 laps, 2人組:64 laps, 4人組:72 laps, 8人組:75 laps. 可以想像一下1人組的冠軍在24h內騎了 495km 的off road, 均速>20km/hr.
  獲勝隊伍最有趣的是拿到桶5公升的啤酒獎品, 當然還有一些贊助商的贈品, 有3個特別獎, 最年長參賽獎由68歲獲得, 精神獎由一位停下來協助ㄧ位摔車受傷的騎士, 另外一個特別獎就有我這位遠從台灣來的獲得最遠參賽獎, 14h飛機+6h火車, 站上舞台, 主持人介紹台灣, 深深覺得做了一次不一樣的國民外交!


  真的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平時在台灣登山車的騎程都是休閒騎, 少有off road 練習機會, 順利完賽, 沒有摔斷腿或在森林中迷路.
  主辦單位很用心, 規畫很完善 , 賽道很美, 腹地也廣, 友人說: 每年開放報名10分鐘內就會額滿, 列舉幾個跟活動有關的規劃:小朋友登山車體驗賽, 小朋友遊樂區, 樂隊表演, 24h公補給站, 按摩區, 維修站, 洗澡 , 洗車, 自行車廠商等, 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其中還看到工作人員騎著越野機車及4輪沙攤車進賽道搶救摔車的騎士.
  參賽騎士也都是盡了全力在賽道上奔馳, 當然下了場就放鬆聊天LDS, 更自律的是頒完獎3h內幾乎所有自搭帳篷休息區全部都拆除完畢, 垃圾也都清理分類整理至大會的集中區, 離開時就是還原成該有的乾淨草原.
  參賽費用大約是每人100歐元, 賽前一天的中午就可進駐搭帳, 是一個蠻物超所值的活動, 衷心希望台灣也有類式活動, 或也能有其他人前往參與並分享, 建議最好攜車帶露營裝備前往.
  以下為2個連結供參考:

 明年活動日期已經出來了: 6/22~6/24, 2018 , 想去的朋友可以開始規劃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起死回生的除濕機

愛D菇的由來

愛D菇-乾拌麵開箱文